李宗伦【卓娅被“绞杀”了三次,但她仍然是俄罗斯的英雄】_舒拉_中国_精神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9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好的,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,适度增加细节描述,且总字数变化不大。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:

---

卓娅被“绞杀”了三次,但她依然是俄罗斯的英雄

李宗伦

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

《俄罗斯人与前苏联系列》文章第22篇

---

编者按

展开剩余89%

赵全胜(海外看世界主编):

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,堪称影响全球的重大事件之一,而1990年代苏联的解体则是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分水岭。深入探讨俄罗斯与前苏联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,是理解当今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政策的重要钥匙。基于此,我们特邀长期旅居俄罗斯的李宗伦先生,为我们撰写了一系列题为《俄罗斯人与前苏联》的深度文章,计划每日推出一到两篇,向广大读者分享他的独到观察与思考。

---

卓娅被“绞杀”了三次,但她仍然是俄罗斯的英雄

李宗伦

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

《俄罗斯人与前苏联系列》文章第22篇

在苏联卫国战争中,涌现了无数英勇的英雄人物,而在中国,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卓娅和舒拉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《卓娅和舒拉的故事》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必读书目,卓娅和舒拉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少年儿童心目中的榜样和精神象征。甚至许多中国家庭,因崇敬这两位英雄,给女孩取名“卓娅”,给男孩取名“舒拉”,以寄托对英雄精神的敬仰。

---

卓娅的母亲与她的故事——英雄的母亲走进中国青少年的心中

1955年9月,应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的邀请,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柳鲍芙·康斯莫捷缅斯卡娅(Любовь Космодемьянская)作为苏联友好代表团成员首次访问中国。她在访问期间,走遍了多个城市,亲切会见了十余万中国青少年和儿童,许多少先队员向她敬献红领巾。这位慈祥的苏联老太太,灰白的发辫盘绕在脑后,给当时的中国青年留下了极为深刻和温暖的印象。

多年后,我在莫斯科新处女公墓再次“遇见”她。她的墓地正好在卓娅的对面,与舒拉的墓地紧挨着。舒拉于1945年4月13日英勇牺牲,距卫国战争胜利仅一个月不到。

---

卓娅,战斗中的旗帜

卓娅不仅是一面旗帜,更是士兵们冲锋陷阵的精神动力。战士们常高喊“为卓娅复仇!”她象征着苏联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英勇牺牲的壮举。1941年11月29日,卓娅在莫斯科州维列斯基区彼得里舍沃村壮烈牺牲。时隔82年,“苏联”已成为“俄罗斯”,那么这位“苏联英雄”的命运如何呢?

历史的巨大变革往往伴随着对过去的重新评判,曾经的英雄往往被拿出来“重新审视”。对“前朝”的否定,往往也带来对“英雄人物”的质疑,卓娅也未能幸免,经历了第二次“绞杀”。

---

英雄的名誉遭受攻击

当时,社会和媒体盛传卓娅是“精神病患者”的说法。一位自称医生的人公开表示,他查阅了卓娅的病历,声称她患有“精神分裂症”,曾多次在以P.P.卡申科命名的精神病院就诊。医生还透露,苏联当局曾撤销她的病历,而苏联解体后信息开始泄露。卓娅的亲属对此坚决否认。

事实上,卓娅在被德军审讯时坚决保持沉默,一言不发,精神医学上称为“缄默症”,即精神紧张导致的语言丧失状态。她的这种僵硬和沉默曾被误解为英勇和守口如瓶的坚韧。至于宣传中所谓的临刑遗言,诸如“乡亲们不要害怕,斯大林在我们身后,苏联不可战胜”等,其实都是后来被编造的。毕竟,一个陷入“缄默症”的患者,在临刑时是绝对无法开口讲话的,这一点从她临刑时的照片中可见一斑。

---

另一种质疑的声音与诋毁

还有说法指控卓娅烧毁的并非德军的军事设施,而是村民的房屋。据称,当地居民与德军关系较好,因此举报了她,要求德军以纵火罪处死她。卓娅被绞时胸前挂的牌子上写的就是“纵火犯”。

甚至有带有侮辱性的言论称卓娅是“变态男性”,认为她所做的任何行为只有男性才能做,这些谣言极尽污蔑之能事。

---

英雄形象被抹黑

苏军士兵与彼得里舍沃村民为卓娅送别的照片(1942年1月,《莫斯科真理报》)依然令人动容。曾经的卫国战争英雄,如今却被诬为精神病和变态,《卓娅和舒拉的故事》也从中学教材中被剔除。这种对历史和英雄的诋毁,实际上是对一个民族灵魂的伤害和瓦解。

直到普京执政后,这种扭曲现象才得以扭转。普京大力倡导卫国战争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,将其视为俄罗斯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卓娅作为卫国战争中首位获得“苏联英雄”勋章的女性英雄,再度进入公众视野,获得广泛宣传。

---

卓娅的纪念与传承

莫斯科新处女公墓卓娅墓前鲜花不断,青少年组织经常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,少先队员们将红领巾献到她墓前。莫斯科201中学以她命名,设有专门的“卓娅博物馆”,学校前的街道也叫“卓娅街”。

2013年,莫斯科州鲁扎市(卓娅牺牲地)庆祝建市685周年当天,卓娅被封为“圣烈士”,含有宗教色彩的“圣徒”称号。当地政府竖立纪念碑,居民常前来献花致敬。在彼得里舍沃村,卓娅博物馆成为鲁扎市居民必访之地。每年该市都会举办以卓娅名字命名的田径接力赛和艺术体操比赛,甚至吸引其他国家的孩子参与。

---

英雄的再次被否定——在乌克兰的遭遇

苏联英雄们从苏联回归俄罗斯,但在原苏联另一加盟共和国乌克兰,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。随着乌克兰政府推行“去苏联化”和“去俄罗斯化”政策,卓娅的形象再次遭到摧毁。

这位曾家喻户晓的“苏联英雄”,在乌克兰被“新纳粹”势力第三次“绞杀”。她的塑像遭到砸毁,与她相关的一切信息从博物馆、学校、街道及网络上被全面删除。

---

历史被扭曲,英雄被亵渎

上图显示,乌克兰“新纳粹”在卫国战争纪念碑上涂抹红色油漆和纳粹标志,下图则是他们推倒苏联红军烈士墓的场景。

当年卓娅被绞死激发了苏联人对纳粹法西斯的强烈仇恨,如今俄乌战争进入关键阶段,乌克兰“新纳粹”第三次“绞杀”卓娅,暴露了其真实面目,也无疑将激起俄罗斯人民更深的愤怒和抵抗。

二战历史不可篡改,英雄的光辉不可抹杀,这才是历史的正确立场。

---

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,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。

---

如果你需要,我还能帮你调整语言风格或做更细致的润色。你看怎么样?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